手工花灯-老虎灯2

2025-04-25 浏览:
全屏时请右键点击“显示所有控件”,然后点击靠上方全屏按钮,即可全屏视频

老虎灯2.jpg

正宁古属阳周,北魏建制,历史悠久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。在节日或婚、寿喜庆之时,有悬挂灯笼的习俗,特别是春节、元宵节,家家户户门上都要挂灯笼,以营造喜气祥和的节日气氛。元宵节这天,有舅家给小外甥或干大给未成年的干儿子送灯笼的习俗。元宵之夜,全家出动,游灯、赏灯,闲逛看烟花,孩童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,玩闹嬉戏,最受欢迎的就数手工花灯。

元宵挂花灯、提灯笼的习俗源于汉初,盛行于隋唐,清末至民国时期达到顶峰。两千多年来,制灯、挂灯、赏灯,已成为民间文化习俗中耀若星子一面。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”欧阳修的这两句词,描绘了北宋时期元宵夜花灯灿烂、街市如昼的盛景。清代,雕版印刷术传入正宁,大大促进了正宁花灯制作工艺,灯笼纸绘画吸收了年画和剪纸特点,构图简洁饱满,色彩艳而不俗,寓意喜庆吉祥。传承至今,正宁花灯又融入了不少现代元素,工艺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。

长期以来,正宁花灯以木架灯笼独领风骚。把木头破成30厘米左右的木条,将薄板旋成外方内空上下两个灯盘,搭建在四根木条上形成骨架,糊上胶,再贴上绘有人物、鸟兽的灯笼纸,做工讲究、造型美观、结实耐用。

纸扎灯笼是正宁花灯的另一重要形式,制作步骤分为劈竹条、扎骨架、煳底纸、剪纸粘贴、绘画装饰、制作手攀。灯笼造型不同,又有不同的制作方法。一般以竹条为材料,通过煨火柔化弯曲定型,根据造型,用棉线或者麻绳进行绑扎,再用素色纸做基础裱糊,最后用彩纸剪出花纹及图案进行装饰,或者用颜料绘制装饰纹样。莲花灯的花瓣制作特别,通过用自制的工具将彩纸缠绳、摧制、定型,形成弧形且有均匀纹理的花瓣;秸秆灯多以高粱秆为材,竹签扎制,有四方形、八棱形等,白纸通糊,贴上各色剪纸,造型轻巧,别具一格。

正宁花灯集书画、剪纸、塑型等多种艺术于一体,其题材广泛、造型多样,水中游的鱼、螃蟹、虾,十二生肖、汽车、莲花等,无不能制作花笼;制作精美、活灵活现,老鼠灯古灵精怪,兔子灯小巧可爱,小猪灯憨态可掬,大眼睛的金蟾灯三足灵动飘舞;寓意吉祥,欢乐喜庆,处处洋溢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向往,福虎灯寓意如虎添翼,金蟾灯寓意财源滚滚,金鱼灯寓意富贵有余,老鼠灯有多子多孙的意思,莲花灯普照天下,焕发出传统民俗艺术的独特光彩。

当前,正宁花灯制作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工艺体系,其制作工艺、创造思维、意念造型和文化寓言无不体现着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美好的艺术感受,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。时光流转,薪火相传,正宁花灯制作技艺,在众多传承人的手中,带着汉唐遗风、时代华彩,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